此刻,正值国庆节的清晨,屋外不断下着小雨,而一切又是那么的安静,有助于思考问题。《Ubuntu Linux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今年5月第一次印刷出版)一书是我前几天在上海南京路新华书店找(买)到的,此书系台湾人李蔚泽先生所著,被称为“首本详细讲述Ubuntu Linux的完美经典之作”。通读此书,此言不虚也。
在本书首页背面上有一则声明,“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任何方式进行传播”。此话,在当今流行的所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下,是正确的,但是,却与Ubuntu所蕴含(倡导)的“分享”精神完全相反(两者完全对立)。大家知道,在通常情况之下,软件(即程序代码)是按照文字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因而,对于软件而言,“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软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任何方式进行传播”,似乎也是言之有理。但是,在24年之前,Richard Stallman对这一常理“造了反”,提出“自由软件”的概念,并且开始推行著名的“GNU计划”。1998年初,有人对“自由软件”概念进行“修正”,提出“Open Source”(“开源软件”)这个新术语。这种“开源软件”修正主义思潮流行了5~6年,现今已经逐渐显露了其严重的弊端。2007年9月24日,Richard Stallman发表长篇署名论文,题为“为什么'开源软件'没有抓住自由软件的要点”(“Why 'Open Source' misses the point of Free Software”),此文列入了“现代GNU”的研究计划。这篇论文,立场鲜明,说理清晰,勇敢地捍卫了自由软件的主流传统,可称为是当今的“自由软件”的宣言书。
现今,有些开源软件鼓吹者(不是指开源软件的一般用户)蔑视“自由软件”说教,认为那是“多此一举”的废话。自由软件的修正主义者总是“自以为是”,他们确实很“顽固”。开源软件“投机者”迟早会把用户带入私有软件的泥潭,Stallman讲的就是这层意思。
应当承认,几乎所有开源软件都是自由软件,但是,这两者背后的哲学理念存在基本的不同。Ubuntu是当代的自由软件的杰出代表。Ubuntu倡导者主张:任何(自由)软件应该允许人们“自由地运行它”,学习、研究、修改它,甚至重新发布它(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国内有哪一种Linux发行版坚持这种主张?当今,有些人,每谈起自由软件,就要犯“失语症”,他们死活不说“自由软件”这4个字。因为,他们认为,自由软件没有商业价值,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是,Ubuntu对于他们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Ubuntu的市场前景在哪里?在此,不便多说。
李蔚泽《Ubuntu Linux 入门到精通》一书,42元一本,内容确实很值,可见作者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在此,特地向大家推荐(购书热线电话:01-68995259、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