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微软互用性与标准部门总经理Tom Robertson表示:“有51个ISO成员国支持OOXML,支持率高达74%,我们对此感到很高兴;基于该投票结果,我们相信OOXML将于2008年初获得批准,成为ISO标准”。微软高层官员散布的这些言论,是否可信呢?
关于OOXML的全球投票,对微软而言,是一次败局,这是肯定的。但是,“OOXML在明年初获得批准,成为ISO标准”,是否像微软所说的那样有把握呢?实际上,未必。在OOXML的投票表决上,微软相信它的“算术计谋”,算得很精明。简单说来,在微软看来,ISO的P-成员国成员的扩大对它是有利的。因为,微软能够“劫持”(hijack)这些新增的P-成员国。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观察一下,今年8月份猛增的一些对OOXML投“Yes票”的国家,看看它们有些什么特点。这些对OOXML文档标准高举“Yes票”的国家,连OOXML究竟是什么也许搞不明白,纷纷跑进ISO的投票圈子,投票硬是支持微软,像一群不讲道理的“痞子”,叫人很无奈。它们是:Bangladesh、Barbados、Bosnia、Congo(民主共和国)、Fiji、Nigeria、Panama、Qatar、Syrian Arab(共和国)、Tanzania、Uzbekistan等国家。事实上,这些国家都很腐败(Corruption),给钱就是娘。为什么这么说?
所谓“腐败”是指政府官员(或行政人员、当权者)的利用公众赋予的权力谋求私利,比如:受贿(Bribery)、政府采购中的回扣(Kickbacks)、挪用公款,等等,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区分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这些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立法度量和制止。1993年,德国Johann Graf Lambsdorff教授提出“腐败评估指数”(“CPI”,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的观念,随后在1995年成立“透明国际”(“TI”,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从事这项事业。腐败评估指数(CPI)的测定十分复杂,在此,我们不去多说。根据2006年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TI公布的“各国CPI表格”,不难查出,Bangladesh的CPI为2.0、Barbados为6.7、Bosnia(未列入)、Congo(民主共和国)为2.2、Fiji(未列入)、Nigeria为2.2、Panama为3.1、Qatar为6.0、Syrian Arab(共和国)为2.9、Tanzania为2.9、Uzbekistan为2.1。实际上,海地的CPI为1.8,是当今最腐败的国家;而芬兰、冰岛、新西兰等国的CPI均为9.6,是当今世界最廉洁的国家。由此,不难看出,微软组织的OOXML啦啦队,其CPI指数都比较低,都很腐败,给钱就给你干事,完全没有什么“是非”的观念和正确的立场。它们是一帮“混混儿”。它们对OOXML这等“蹩脚货”(“Broken Standard”)投出“Yes票”,是很不光彩的一次记录,微软不值得为它们而骄傲。
微软互用性与标准部门总经理Tom Robertson表示:“有51个ISO成员国支持OOXML,支持率高达74%,我们对此感到很高兴;基于该投票结果,我们相信OOXML将于2008年初获得批准,成为ISO标准”,这种说法,事实根据十分虚弱,都是一批“混混儿”在瞎折腾,不能以理服人。如果微软不下定决心,把OOXML彻底开放,轻易是过不了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