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外媒体报道,题为“微软承认WGA打小报告”(Microsoft admits WGA phones home),WGA是指“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视窗真正优势)。WGA是一个软件程序,其作用是让用户安装在Windows(XP,甚至包括Vista)平台上,以便体验Windows正版平台的“真正优势”,盗版用户既便安装了WGA,也享受不到Windows平台的“真正优势”。早在两年前,作为反盗版的一项著名措施,微软公布了WGA,并正式提供下载。通常,Windows用户为了“打补丁”,必须“WGA”一下,以便向微软“鉴定服务器”表明自己是“正版”用户,从而顺利下载有关“补丁”。很有可能,Windows正版用户心中是这么想的,“反正我是正版用户,WGA一下,有何不妥”?看起来,两年都过去了,千千万万的Windows用户使用WGA功能,没有什么异样感觉,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6月8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WGA计划的负责人David Lazar终于出来承认:WGA每天向微软自动发送用户信息。我们暂且不论WGA向微软发送了什么用户信息,也不论有没有必要每天发送,只问微软,为什么在执行WGA计划两年之后,才向用户说明WGA(程序)具有每天都要向微软“打小报告”的功能?
在美国,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极为强烈的反响。但是,在我国,虽然《eNet》(硅谷动力在)6月8日很快报道了这条重要消息,却没有引起多大“动静”,似乎仍然酣睡在“预装正版”的美梦之中。
根据EULA(“最终用户许可协议”),微软执行WGA计划是有根据的,“打小报告”也是允许的。这里问题是,微软应当把WGA“打小报告”的功能事先告知广大用户。在微软WGA计划推出两年之后,今年6月7日,Matt Mondok先生在M-Dollar上公开指出,微软David Lazar终于承认了这一事实。由此可见,微软傻得有多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