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微软OOXML的战斗才刚刚平息下来,910日,蓝色巨人IBM突然发力,宣布加盟OpenOffice.org社区,力推ODF开放文档格式标准,重击微软Office私有垄断。微软Office,依靠其高昂的垄断价格,每年在全球为微软“创收”150亿美元,挤压开源办公套件OpenOffice.org的应用。微软不惜重金“保卫”OOXML文档标准,其背后的最大动力就在于此。

       就在此关键时刻,IBM毫不迟疑,该出手就出手,把自己旗舰产品(Lotus Notes 8)关键性部分的源代码贡献给开源社区OpenOffice.org,在很短时间内(据IBM自己说,几乎是“立即见效”),以便极大地提高其符合ODF文档标准的技术实现能力,迎合各国政府的软件采购政策(或要求)。IBM此举无疑是对微软OOXML“争标”努力的又一记重拳。

        蓝色巨人IBM加盟OpenOffice.org社区,意义非常重大。IBM看准了目前的市场时机,OpenOffice.org已经发展到一个“临界点”(其下载量现已超过1亿套),再推一把,就可能“柳暗花明”,那么,IBM为什么不再助其一臂之力,不再推它一把?很显然,微软对IBM的这一举措非常痛恨,认为这是“火上浇油”,“出了损招”。但是,世界开源社区,无不为此热烈欢呼,开源应用(真的)有望。Ubuntu发行版本来就把OpenOffice.org的最新版本(2.2版本)打包在里面,OpenOffice.org品质(质量)的提高将直接关系到世界广大公众和各国政府对Ubuntu的评价。

         从此,自由软件,尤其是作为自由软件的办公套件,趋于成熟,完全可用,但是,各国政府要员不一定愿意采购“自由软件”(及其相关的服务),原因何在?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腐败(Corruption)问题。前者好办,后者难办。不花费巨资搞政府软件(尤其是私有软件)采购,哪来的“回扣”可能性?这个道理大家都心里明白。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