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如何突出重围?
       自由软件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必须)自由使用。自由软件开发社区的人们崇尚协作和分享。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对私有软件深恶痛绝,对自由软件深度迷恋。他们笃信自由软件,企图依靠自由软件去“打天下”。是的,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就是这么想的,人们也是这么看待他们的,进而也是这么“要求”他们的,似乎私有软件不准(不许,不让)他们“沾边”。这就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关于自由软件的纯粹理想主义者的哲学(观点)。在自由软件的商务实践上,这种哲学观点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有一个人,偏不信这种“形而上学”(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他就是 Michael Robertson 。在技术界,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18 年的创业经历,使他成了一位斗士和英雄。 2001 4 月,他创立了称为“ Lindows ”的公司,该公司基于 Linux 并且借助私有软件工具(比如:私有解码器、驱动程序、媒体播放器、等等)硬是创造出一个非常逼真的“ Windows ”替代物,结果,惹恼了微软公司,他被告上法庭。打了两年的官司,终于得以庭外和解,微软被判给 Lindows 公司 2,000 万美元,让它把“ Lindows ”改名,以免广大用户误将“ Lindows ”与“ Windows ”联系(联想)起来。随后, 2004 4 月, Michael Robertson 把“ Lindows ”公司改名为“ Linspire ”公司,继续实现他的梦想。 Linspire ,即 Linux Inspire (加油)的缩写,意思是“ Linux 加油”。
Michael Robertson 先生在美国西部算是一位知名的创业英雄。 1996 年,他注意到一种初露头角的“文件分享”技术的商业机会,他发起了一项计划:经营 MP3 音乐下载网站,收入颇丰。结果招致世界娱乐业大亨们指控该网站的娱乐数据(有上百万的电子数字乐曲)的“分享权”本应属于他们,扬言要把 Robertson 赶出去,终于把他告上了法庭。后来,法国 Vivendi Universal 联合集团花费 3.72 亿美元买了 MP3.com 音乐下载网站,据有关报道, Robertson 从其中获得 1.03 亿美元。
话又说回来,自 2004 4 月创建“ Linspire ”公司以后, Robentson 投入数千万美元,为世界 Linspire 个人用户建立巨大的服务器农场 Farm ,也就是大型数据中心),提供称为“ CNR ”(点击即可运行, Click and Run )的有偿技术服务。“ CNR ”技术确实很了不起, Linspire 用户只要在“软件仓库”(由服务器农场支持)的软件分类名录上,只要你用鼠标在所需要的软件名字上一“点击”( Click ),一瞬间(如同 Google 搜索)该软件的图标即出现在你的计算机屏幕上,随即再“点击”一下就可运行了。而且, Linspire 的软件仓库里面什么宝贝(软件工具)都有,免费的、购买的、私有的和自由的,应有尽有,一句话, Linspire 用户可以与真正的 Windows 用户一样,看电影,玩游戏,收发邮件、制作网页、编辑影像文件、等等,等等,样样都能够与 Windows 用户一个样“玩得转”。这是一般 Linux 用户所不敢企望的。 Robertson 就是要让 Linux 用户与 Windows 用户站能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试”,但是,两者的购买价格却大不相同,前者是后者的十分之一,而且, Linspire 的人机接口特别考虑了 Windows 用户的传统习惯,使他们用起 Linspire 来很“上手”。而且, Linspire 的安全性要比 Windows 高出许多倍,不怕病毒和谍件的侵扰。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环太平洋地区的沃儿玛商店以及半数以上的各种大卖场,都有预装 Linspire PC 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在出售。说明白了, Robertson 不管人们怎么说他,就是想要把 Windows 用户抢过来,货比货,公平竞争,一切让用户选择。 Linspire 与微软一样,都走的是预装路线。 Linspire Windows “贴”上了,它们的功能和外观都一样,价钱都明码标价, 1 10 。此举简直把微软公司给气晕了。由此可见 Linspire 用户肯定不会蜕变为 Windows 用户,因为他们不比 Windows 用户缺少什么(功能),他们都是真实的 Linux 用户。 Linspire 给自己的定位是“世界上最易于使用的桌面 Linux ”。 Michael Robertson 不是 Linux 的纯粹理想主义者,他知道广大用户是愿意花费(必须是支付得起的价格)一定的钱财去购买功能齐全的个人计算机。 Linspire 的成功实践已经表明, Linux 纯粹理想主义者必须面对这种现实,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实际上, Ubuntu 奠基人 Mark Shuttleworth 是头脑很清楚的,他当然了解 Linspire 的实际成就。最近, Mark 在谈到纯粹二进制解码器时明确地说:“ Ubuntu does not, and will never, include proprietary applications ”( Ubuntu 不会,将来永远也不会包括私有应用软件)。但是,这并不妨碍提高 Ubuntu 管理私有软件的能力,尊重用户选择(选择)私有软件的愿望,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方便。 Linspire 建立的大型软件仓库以及软件发布的 CNR 技术,都是 Ubuntu 所需要的。因此, Ubuntu Linspire 的技术结盟是很自然的双赢选择。 Ubuntu 有了 CNR 的功能,必将如虎添翼,所向无敌。 Linspire 移植到 Ubuntu 平台,采用 CNR 技术的 Ubuntu 用户数激增上千万,访问软件仓库的人数必将同时激增,总体收益也必然猛增。由此不难看出, Linspire Canonical 公司( Ubuntu 发布商)经过结盟,双方都会有不菲的收入。
Mark Shuttleworth 虽然是自由软件的死硬分子,但是,与 Linspire 技术结盟,在 Ubuntu 平台上从事“私有软件的电子商务”,获取相当收益,也算是为 Ubuntu 找到了一种能够获利的持续发展模式。
世界 IT 产业的历史发展业已表明:在 Windows 多年占据垄断地位的产业环境下,纯粹的自由 Linux 桌面经过多年努力也只能占据整个桌面市场的 3 5 %份额。要想突破 Windows 习惯势力的重围,必须另寻他图。 Linspire 的实践, Robertson 的做法,都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现今的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如果没有私有软件付费工具的“协助”,根本不是 Windows 的对手。怎么能够让用户从心里喜欢 Linux 桌面呢? Linspire 路子虽然不纯,但是, Linspire 用户也算是真正的 Linux 用户。 Mark Shuttleworth Michael Robertson 具有类似的个人创业经历,都具有抢占 Windows 市场的共同愿望,走到一起是必然的。
2007 4 月发布的 Ubuntu 7.04 新版本,向 Ubuntu 用户提供使用 Linspire CNR 技术的方便(用户自己选择使用与否),并没有改变 Ubuntu “的善待他人”的初衷,而是突出 Windows 重围的切实可行的自然选择。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