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开源定义”的创始人Bruce Perens撰文“新的开源十年”(“A new decade for Open Source”),做了历史性的回顾。此文值得一读。

       199828日,Bruce Perens发表了著名的“Open Source Definition”(所谓“开源定义”),标志着当代开源运动的兴起,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该文中,Bruce Perens承认,当代开源运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自由软件。他承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在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之间,存在一些冲突,那是我们的“first mistake”(“最初的一个错误”)”。他说:“对于我而言,开源软件始终是说给商务人员听的自由软件的另一种方式,这使他们容易接受自由软件的观念”。他说,“这(指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之间的某种冲突)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Bruce Perens说:“现今开源软件所取得的成就,在十年之前是完全无法预见的”。他说,“现今,当我们进入新的开源十年时,自由软件/开源软件(以下简称“FOSS”)已经成为主流(mainstream)。实际上,在许多商业计算领域,我们已经成为领导者(leader)”。他说,“在商业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方面,FOSS渗透很广”,“现今,涉及开源软件的商务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关的管理者对于如何使用(如何依赖)开源软件的程度“心中有数”;另一类却是,实际上是在使用开源软件,而老板却“浑然不知””。Bruce Perens指出,相对而言,在用户的桌面系统上,FOSS的应用并未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程度,(至少)如果你不计这样一个事实:当今,自由软件为Apple计算机操作系统MacOS提供了大部分的组件,而自由软件也为微软的Windows提供了“关键元素”(“critical elements”)。他说,“这两个公司被迫(be forced)发展一种同我们一起生存的策略(strategies to live with us),而他们两者却相处得并不怎么和谐”。

       Bruce Perens指出,“现今,一些政府官员公开地站在自由软件会议的讲台上,这已经不是一种新鲜事”,“当今,FOSS已经被业界所广泛接受,仅有极少数的“坏苹果”(“bad apples”)感到有必要与我们继续争斗”。

       Bruce Perens先生还讲了许多自由软件的事情,这使我联想到新近发生的微软购并雅虎一事。从世界软件业的发展来看,毫无疑问,微软与雅虎之“合并”(微软拥抱开源雅虎),完全符合全球软件业发展的大方向。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件事情却不被微软公司的股票持有人“看好”,弄得微软市值在一周之内缩水400亿美元,微软股票面值下降了14%。这是谁的过错?该打谁的屁股?是微软高管们“决策失误”,还是微软股票持有人“看走了眼”?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应当为鲍尔默“叫屈”。在现今世界上,股票投机者是有的,但是,他们不可能(完全)改变世界软件业的发展大方向。微软购并雅虎,微软走在了它的股票持有人的前面,该打屁股是后者(股票持有人),拖后腿的也是后者。

       Bruce Perens看来,开源软件就是自由软件的另一种“说法”。政府官员不好意思说“自由软件”,喜欢说“开源软件”,那就随他去好了,反正意思(所指的东西)都一样。按照Bruce Perens的说法,目前,在我们中国确实还有那么几个“坏苹果”,整天在诅咒自由软件,那也只好随他说好了。时间会说明一切。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