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200336日,SCO控告IBMLinux贡献的源代码侵犯了它所拥有的“Unix知识产权”,叫嚷着要IBM赔偿“损失”。什么性质的“损失”?是精神损失,还是物质损失?两者都不是,而是隐藏在源代码里面的所谓“知识产权”?这确实很抽象,让人感到怪怪的。

记得在当时,有些人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赶快宣布自己与Linux“没有丝毫牵连”,全身干干净净,一头扎进私有软件阵营里面去了。后来,这些人不时探头出来打听Linux的情况,心里很是着急,恨不得Linux早点“断气”。

如今,4年过去了,Linux并没有衰落,反而更加“根深叶茂”,子孙后代,欢蹦乱跳,一派生气勃勃。今年37日,在SCOIBM法庭对质的听证会上,SCO指控IBM在其对Linux内核的贡献中侵犯了SCO“知识产权”的事实,被IBM律师归结为(comes down)用C语言编写的326行源代码。这就是4年来SCO的诉讼IBM的“巨大成果”。

326C语言源代码,只占Linux内核源代码总体的5千分之一,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表面上的一颗“黑子”,根本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芒,而且在这326行源代码中,121行是#define说明语句(也叫头文件),164行的源代码是结构说明语句,还有不少语句是程序内容的说明语句。因此,IBM方面的律师要求法官宣布:Linux没有侵犯SCO所说的任何“知识产权”。

过去,IBM曾经向Linux内核贡献了(即GPL授权)70多万行源代码,结果这一事实,被SCO死死抓住不放,指控IBM不该这么做,仿佛SCOUnix的卫道士。微软Steve Ballmer也和SCO一样,一有机会,就发泄对Linux的不满情绪,仿佛Linux占了它们的“便宜”。实际上,这些人完全不能理解Linux“死硬分子”心目中的阳光,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未来,不论在前进道路上有多少艰险,Linux像参天大树,将一如既往,茂盛地成长。世界在变化,我们自己也在变化。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扪心自问,自己过去做得怎么样?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