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4月,Mark Shuttleworth发起一项名为“Ubuntu”的发展计划,目标是依靠一批志同道合的全球志愿者,经由国际互联网,开发一套基于Linux(内核)的可以自由使用的“完全操作系统”。所谓“完全操作系统”是指,包含各种标准桌面应用在内的操作系统,简称为“Ubuntu软件包”。按照事先约定,Ubuntu软件包,每年4月及10月份定期发布一个“Ubuntu版本”,比如“Ubuntu 6.10”版本,版本号的第一位表示发布的年份(比如,6表示06年),第二、三位表示相应的月份。例如:“Ubuntu 6.10”就表示在200610月份发布的最新Ubuntu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Ubuntu软件包不是“流浪街头”(意指在互联网上到处流浪)的一只宠物,没人呵护、没人关照、没人负责,在它出生(发布)之后,就没人管,成了“黑户”。与此完全相反,Ubuntu软件包具有良好的社区和专业性(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每种版本都有相应的明确支持时限(分为一年半、三年、五年等3种支持时限)。Ubuntu技术论坛(Forum)的规模巨大,十分活跃,目前注册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而且呈现出迅速、持续扩大的发展态势。

Ubuntu是第二代Linux操作系统,区别于目前常见的第一代Linux商业发行版。作为第二代Linux操作系统的Ubuntu发行版,对于它的技术支持服务,用户是可选的,即使用户不选这种技术支持服务(当然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也可以自由使用它们;而围绕第一代Linux商业发行版的技术支持服务是不可选的,即必须的,否则,就不准使用这种操作系统。十分明显,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把话说明白了,第二代操作系统Ubuntu的使用条件,更加宽松。与此相反,红帽和Novell都是第一代Linux发行商,如果不预先“定购”(也叫“订阅”)它们的技术支持服务,它们的企业发行版是不许随便使用的。发行Ubuntu的厂商Canonical公司,并不限制Ubuntu的自由使用,只是在用户需要支持服务的时候,才提供商业性的付费服务。在Ubuntu经营模式上,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位于欧洲的Ubuntu发行商Canonical公司在全球拥有许多合作伙伴,向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化(需要付费)的“本地”技术支持服务。但是,许多用户可以自由使用Ubuntu,而不需要事先购买Canonical公司的相关“服务”。

Ubuntu软件包的巨大威力来自何方?从根本上来说,Ubuntu发行版的发行完全是由国际开发社区推动的,因而,Ubuntu也被称为“社区发行版”。近3年以来,Ubuntu国际开发社区在Mark Shuttleworth的带领下,走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至今,按照既定计划,Canonical公司有规律地、定期地、不间断地发布了5Ubuntu版本(Ubuntu 6.10发行版分为桌面和服务器两个有长期支持服务保证的版本),曾荣获许多国际奖项。据有关报道,目前Ubuntu用户已经接近1,000万,处于不能被忽视的地位。

Ubuntu发行版的未来命运取决于Ubuntu国际开发社区的兴衰。Ubuntu是一种古代非洲民族使用的词汇,涵义是“善待他人”(Humanity to others)。Ubuntu发行版企图把Ubuntu的这种精神带入软件世界(to bring the spirit of Ubuntu to the software world)。Ubuntu社区遵守一种行为准则(1、替别人着想;2、待人有礼貌;3、有协作精神),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国际大家庭,相互之间形同兄妹。2007117日,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撰文重新阐明他的Ubuntu梦想,题为“Keeping it free”,引起世界性的巨大反响,如同又一个Ubuntu巨浪涌来。

Ubuntu 精神,永放光芒。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