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22日,欧洲“中型企业峰会”在巴黎举行,北美“中型企业峰会”一年召开两次。至今,每年举行世界“中型企业峰会”已有6个年头。什么叫“中型企业”?Gartner集团的定义是,中型企业是具有50~750个工作位置,且年度IT支出必须在100万欧元以上的企业。国外的“中型企业”与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概念是不同的。
“中型企业峰会”的出席者是事先邀请的中型企业的CIO(首席信息执行官)。世界中型企业峰会是由Gartner集团主办的。Gartner集团建立于1979年,至今已有10,000多个“客户”,包括许多CIO、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IT执行官以及技术公司和投资公司。当今,Gartner集团拥有3,900职工,其中包括1,200研究分析师和顾问,业务遍及75个国家。Gartner集团的观点在世界IT界是相当知名的。
今年,Gartner集团在欧洲中型企业峰会上提出一项报告,题为“Windows上的开源软件就是未来”(Open source on Windows is the future)。Gartner的观点很明确:“在开源软件和私有软件之间的界线在未来几年中将要变得越来越模糊”,“那时,许多公司将拥有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开源软件架构”。Gartner集团研究副主席Phil Dawson先生说,“从我们的客户那里,我们收到越来越多的反馈,说明存在一种实际需求,他们要求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开源软件架构;或是在Linux平台上运行私有软件”。Dawson先生说,“在过去两年里,微软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内部也成熟了”。微软最近开始接受Linux和开源软件不是必须“going away”(分离)的态度是导致在服务器端私有和开源软件互相融合的部分原因。Dawson先生指出:微软的这些重大变化意味着我们开始看到某些基于Windows平台运行开源应用,比如在windows 上运Web服务器Apache。同样,我们不必须考虑只有在Linux平台上才能运行开源软件的架构。我们看到的最大增长领域是在Linux平台上运行私有软件。Dawson的意思是说,当今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层面对的是J2EE或是.NET,而不是操作系统这个层面,采用什么操作系统已不再重要。在Gartner组织的一次“发展趋势(Straw)”调查中,发现在50名IT专业人士中,大约由一半多的人正在使用Linux,在最近的将来大致还有2/3的人计划部署Linux。Dawson先生还说,现今,Linux继续发展强劲而Unix的发展进入一种遗留物(Legacy)状态,处于衰落(Decline)趋势。
Gartner集团的这一研究报告,对于我国在8月23~25日召开的“全国开源软件大会”以及《开放系统实世界》升格并入《软件世界》(半月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Dawson先生指出,“从传统观念看问题,不是全部采用商业Windows,就是全部采用Linux或开源软件,这是钟摆的两个极端,而实际的增长却是在这两者之间”。
我认为,私有软件与开源软件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第一是先分离,把两者分辩得清清楚楚;第二是后融合,再把两者逐步结合起来,最终融合为一体。现今,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往往把自由/开源软件当成了(打扮成为)私有(商业)软件,进行市场销售。这根本不是“融合”,而是“冒名顶替”。这种状态,无论对私有软件还是对于开源软件都是极为不利的,对它们的自然融合更是毫无益处。这种不正常状态应该尽早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