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2日,罗马尼亚卡巴斯基(Kaspersky)实验室研究与发展部主任Costin Raiu发表文章,题为“2007年1~6月恶意网站的演变”(“Malicious Website Evolution:January - June 2007”),指出: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恶意网站的最大滋生地。
卡巴斯基实验室是著名的世界病毒研究实验室。近年来,病毒形态从介质载体、电子邮件向网页传播不断演变。恶意网站成为恶意软件(Malware)的主要滋生地。人们只要访问(浏览)恶意网站,极易引来各种病毒、木马和碟件,遭受到各种伤害。为此,卡巴斯基实验室开发了一种能够不间断地监视特定网站发布恶意内容的软件工具“Akross”。自从这一监视手段“上线”以来,总共发现53,000个不同的恶意网站,其中28,000个是在今年上半年发现的。Costin Raiu毫不留情地指出:全球恶意网站的1/3(实为31.44%)位于中国境内,25.90%的恶意网站位于美国境内。俄罗斯和巴西位于第3、第3位。
Costin Raiu指出,这些恶意网站往往是被世界各地的黑客(利用各种手段)所劫持的网络计算机,尽管中美两国当局一直打击恶意网站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虽然美国通常有可能(能力)在48小时之内关闭一个特定的恶意网站。Costin Raiu指出,近一个时期,恶意软件的制造者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的技术,发明了极为复杂的恶意软件传播(激活)方式,一般而言,很难于破解。
Costin Raiu给出的建议是:反病毒企业与网络执法部门联合行动,打击恶意网站,同时,建议广大用户及时更新(up-to-date)自己的操作系统,更换掉微软IE 6.0浏览器。因为,正是IT 6.0浏览器在2003~2006年期间所发现的那些“程序漏洞”给全球黑客们打开了传播网页病毒的大门。实际上,更新操作系统和改换浏览器,对于Windows盗版用户而言,往往难于办到。我认为,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广泛采用Windows +Ubuntu的“双启动系统”是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