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世界中漫游,往往失去前进方向。在软件世界里,许多事情都可以去做,但必须有个“中心”。那么,在我心中,这个“中心”是什么呢?这些年来,我要干什么事情呢?一言以蔽之,LinuxOffice。但是,这两个东西必须是GNU计划的产物,必须最终体现软件的价值:自由使用。软件的价值,就在于使用。评判是非,必须依据使用价值,而非其他。

    商业软件,保护发财。自由软件,保护使用。开源软件,是产生自由软件的一条途径。Windows和Office,是微软的两只“现金牛”。它们为微软公司创造了2/3的总收入。Ubuntu把Linux和OpenOffice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人们自由使用,意义十分重大。自Linux 2.6发布之后,它就进入了稳定发展期。自OpenOffice 2.0发布之后,它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去年,Google宣布支持OpenOffice的开发活动,直接促使OpenOffice的开发(新版本发布)周期从18个月缩短为3个月,特别是,OpenOffice 2.1版本改正了2.0版本的许多“Bug”,使它变得更为强壮。由此,造成Ubuntu 6.06版本(包括了OpenOffice 2.1版本)的生命周期延长至3年。Ubuntu 6.06版本是一个可以自动升级的“平台”,是一种处在不断升级过程之中的“活动桌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桌面”。Ubuntu 6.06构成一个稳固的出发点,而Ubuntu 6.10即将“起飞”。Ubuntu 6.10发行版叫做“Edgy eft”(不安分的小蝾螈)。这只“小蝾螈”,将展现它的全新面孔,不为种种“世俗”所限。这只“小蝾螈”是“开源先锋派”的作品,是“尖端Linux发行版”,将是世界广大开源爱好者的宝贝宠物,而不为一般用户所用。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先生,不是一般人物,他有自己的“个人想法”,很有个性。当今,数万人的Ubuntu开源社区,如同火山一般,涌动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和观察。
    今天,OpenOffice 2.1来了,我们不能忽视。自今以后,微软Office将要与OpenOffice展开一场“殊死战斗”。注意,OpenOffice的身份是“自由软件”,而微软Office是售价高达数千元的“贵族软件”。两者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之处。微软Office只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而OpenOffice可以跨平台运行。两者的兼容性,已基本解决。2006年4月,美国iTWire做了一份民意调查(Poll),发现,在441个被调查者中,竟有381人(占86.4%)打算使用OpenOffice,而想购买微软Office 2003的被调查者仅为60人,占13.6%.。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现今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自由软件的价值观。微软慌神了,又有一只“现金牛”要跑了。
    对照国内情况,有不少“国产”Office,不管开源不开源,也不管商业不商业,都标价数百元人民币一套。他们把OpenOffice视为“异端”,不予理睬,甚至说它的“坏话”。OpenOffice,每相隔3个月,就升级一次,你能赶得上吗?有谁能够把Ubuntu 6.06拒之门外?开源软件不是静止的,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Ubuntu是人类的Linux,是个“宝”,用不用它,就看各人了。Ubuntu标志着一场殊死的战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乐呵呵的。今年国庆节,“小蝾螈”即将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不能忽视OpenOffice.org 2.1开源办公套件的存在。闭上眼睛,不闻不问,是不行的。政府软件采购,不能排斥自由软件
                                      袁萌4月30日清晨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