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谷歌和IBM使劲地推动“云雾计算”(“Cloud Computing”),使得社会计算能力“大集中”。许多个人“计算用品”(比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等)都将“云雾化”(所谓“云雾化”是指带有明显的谷歌“计算”特征)。“云雾化”的计算设备,必须“在线运行”(包括无线上网),许多计算任务都由“云雾计算”完成,本地的计算能力(功能)进一步“弱化”。
毫无疑问,谷歌的智能手机(基于Android的Dalvik虚拟机)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它充分地利用了Linux 2.6内核的进程特性,可谓镶嵌在Linux内核上的一颗“明珠”。谷歌的Android当然是一种典型的“云雾计算”设备,不断地吸允着“云雾计算”的奶汁。
美国Everex公司,定于明年1月7日,在国际CES大会(国际消费者电子展)上,推出“云雾笔记本”(“CloudBook”),明年1月15日,便可批量上市。从这种笔记本的名称上,一看就能明白它有什么特点。Everex的“云雾笔记本”,是针对华硕的Eee计算机的竞争性产品,7英寸显示屏、512内存、4合1的卡读器,一对USB 2.0端口,以及各种多媒体接口,包括投影仪和电视播放的接口。这种“云雾笔记本”,带有30GB硬盘,报价400美元。
我们问,云雾计算机为什么便宜?答曰:自由软件。当今,自由软件已非“儿戏”。自由软件已经“侵入”到软件开发、硬件制造、工程项目和大型“云雾计算”的领域中。简单说来,自由软件就是能够自由使用的软件,比如:称为“Linux应用软件包”的Ubuntu发行版。具体说来,Everex利用Ubuntu操作系统,推销“云雾计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大发其财,并不需要事先给国际Ubuntu开发社区付费(或是“征求同意,获得许可”),Ubuntu社区的人们,对此也不“眼红”,也不”妒忌”。当然,要是Everex对于Ubuntu的技术有搞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明白其中奥秘的公司(或组织)来帮忙(俗称“技术支持”),那就要付费(智力劳务费,而不是什么“知识产权”许可费)了。现今时代不同了,有些软件企业老板,很是害怕(甚至很是嫉恨)自由软件,觉得(认为)自由软件坏了他们的“事儿”。问题在于,软件企业的“事儿”(赚钱牟利),得有个前提,看看是不是存在(或是即将出现)相应功能的自由软件,要是刚巧碰上了这种事情,那就只能自认“倒霉”。私有软件,要“礼让”自由软件,让它先行。微软放任“盗版”,就是想对抗自由软件。但是,自由软件的“精品路线”,不怕盗版拦路,敢于与盗版“一比高下”。说句实在话,云雾计算帮了自由软件的大忙,云里雾里都是自由软件,急坏了私有软件的老板们。
注:有人称我是“袁萌叫兽”,开始我不明白其中的准确意思,后来慢慢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叫兽”是个新名词,意指“特别会叫的野兽”。在私有软件大环境里面,喜欢自由软件的“叫兽”自然是个另类,讨骂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