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我们的近邻。韩国政府对发展开源软件的设想与规划,值得我们借鉴。

据国外有关报道,韩国政府在过去3年中总计花费960亿韩元(相当于103亿美元)用于发展本国的开源软件。但是,韩国媒体(也反映了韩国官方)对开源软件的理解与我们不同(或者有明显差别)。他们认为,开源软件是指其源代码可被任何人使用和修改的计算机程序(programs),而这些代码不能被任何个人与企业所拥有(owned)。很明显的是,他们不把“开源软件”与“国产软件”相互纠缠在一起。

411日,韩国“信息与通信部”的一位负责人Park Sung-Woo对媒体说:“政府将对采用开源软件的大学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他说:“特别是,个人计算机(开源软件应用)是今年政府支持的重点(the main focus)”。Park先生说,“在服务器方面,我们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尽力支持开源软件的应用,然而,PC平台(至今)仍然被私有软件所控制,我们希望(look to)改变这种状态”。

Park先生宣布,“在5月上旬,我们将从申请人中间选出受惠者(政府提供赞助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该项计划,一批示范城市或示范大学将出现”。韩国政府今年计划拨款429万美元(4亿韩元)在全国“扩散”(proliferating)开源软件,比如Linux操作系统等。

Park先生指出,在韩国国内的服务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竞争者,包括一些开源厂商,但是,在个人计算机领域,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仍然占据着99%的市场份额。Park先生继续说,在这种(软件产业)氛围之下,政府制定(承诺)了“发展开源软件的规划”,比如,去年确立韩国光州市(Kwangju)为“Linux示范城市”和Gangwon省立大学为“Linux大学”就是这一开源软件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在韩国,人们称呼“Windows操作系统”为“闭门”(closed-door)操作系统,以“闭门”与“开源”相对,怪有趣的。我国政府支持开源软件,但是,对于开源软件的理解与韩国并不完全一致。我国政府支持开源软件,钱倒是是花了不少,可是都“不知去向”(全给了“国产软件”),没有用对地方。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改变。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