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日至122日,是Ubuntu痴迷者的盛大节日,称为“Ubuntu Open Week”(“Ubuntu开放周”)。对于“Ubuntu开放周”,我看到国外有些人对其很有“醋意”(这里是指“嫉妒Ubuntu”)。

Ubuntu出世才两年,就有800万以上(据1127日最新统计)的用户,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人间奇迹。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Ubuntu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软件。为什么要搞“Ubuntu开放周”?依据Ubuntu官方网站的说法,这是对Ubuntu社区进行“试车”(road test),看看对Ubuntu的掌控(比作一辆“大货车”)到底灵不灵。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邀请大家(包括“局外人”,这就是“开放周”之所以冠以“Open”两字的本意)给Ubuntu搞个“年度小结”,或者“年度评议”。那么,“Ubuntu开放周”是怎么搞法呢?

Ubuntu开放周”的主持者是Canonical公司,采用IRCInternet Relay Chat,互联网转播聊天)的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的网络专题讨论会(Workshop)来实现。“Ubuntu开放周”的主要议题是:1、介绍Ubuntu概貌;2、与某些Ubuntu关键开发者对话;3、讨论Ubuntu社区与Canonical公司的关系;4Mark Shuttleworth的公开Q&A(问与答);5、许多许多其他问题。依据UTC时间,每天15:0021:00,开放周活动的“日程表”内容,共有30个议题,分别公布在www.ubuntu.com官方网站上。

现今,Ubuntu用户已有800万以上,数字不能算少。但是,直接“掺和”进去的有多少人?到今天为止,根据Ubuntu论坛注册人数统计,共有200,232人,其中“帖子”(小文章)总数是:1,806,379;“小议题”(各种思路)总数是:301,041Ubuntu用户数是Ubuntu论坛注册人数的40倍,这比较符合“情理”。由于Ubuntu论坛注册人数平均每天增加500600人,因而,在世界范围内,Ubuntu用户总数每天平均增加2万多人。这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概念。

11月初,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访问北京期间,不曾发现他对建立中国的Ubuntu(销售)渠道感兴趣。因为,Ubuntu根本用不着什么“销售渠道”。Ubuntu的传播、扩散,完全依靠Ubuntu志愿者。Ubuntu疯狂扩散的后果,我们谁都不难相象。事实上,Ubuntu才是微软Ballmer所说的那个软件业“癌症”(Cancer),它疯狂地在不断扩散,无情侵吞着传统软件业生态系统的机体。现在,动手术设法去除它,已经为时已晚。Ubuntu“大货车”正在加足油门,冲破一切人为设置的路障,向前疾驶,直奔自由软件的世界乐园。

我喜欢 Ubuntu ,不是因为它没有“毛病”,而是它的坦诚品格。 Ubuntu 确信自由软件是带给全球人类的福音。 Ubuntu 奠基人 Mark 的心态是光明的。今天, Ubuntu 正在“试车”,到底行不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