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日,确实是一个“好日子”,听起来,仿佛是“我要顺”。这一天,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出面召集“福建省Linux技术应用研讨会”,据说,这个“应用研讨会”是“中科红旗”承办的。既然是Linux技术应用的研讨会,当然,主题自然离不开“Linux技术的应用”。那么,Linux技术用在哪里怎么去用,自然是有说法的。

今年46日,美国出版一个文集,题为“Linux中心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2725期)。什么是“Linux中心”?对此,我心中很纳闷。原来,在有些人看来,在企业和高校的不同环境中,Linux具有不同的含义,中间存在一种“裂缝”(Gap),存在脱节之处。在高校里面,有不少“××实验室”,“××中心”,一般都是什么技术的“实验室”、“中心”,例如:“Java研究中心”、“Linux技术实验室”,等等。它们都是“技术研究”的中心。有没有“技术应用”的中心呢?比如说,“Linux应用”中心?有。这就是所谓“Linux中心”。美国纽约州滨海顿(Binghamton)大学去年成立了一个Linux技术中心LTC),其创办思想可是不同凡响。它要培养具有开源软件专业技能的管理者、经理人,甚至是企业家,而不是什么“Linux高手”、“Linux架构师”、甚至“Linux大拿”之类的“技术超人”。新的LTCLinux Technology Center),每个班有2025个学生,在LTC提供的“学习实验室”里面上课,让他们获得应用Linux技术的亲身体验和基本技能,同时,让他们学会怎样进入“开源社区”,进行技术交流,提高他们从开源社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然后,把他们派往本地区的中小企业“实习”,遇到问题,可以回LTC求助。让他们在企业中“摸爬滚打”,练就一身过硬功夫。他们把Linux技术带到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企业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人是Linux技术的载体。Linux技术中心(LTCLinux技术研究和企业经济活动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那个“裂缝”。这种新“Linux技术中心”,把Linux技术带人了企业,最终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Linux技术的开发步伐也因此加快。

滨海顿大学的Linux技术中心得到IBM的大力帮助。IBM公司为LTC提供一切设备、软件、培训人员和相关服务。IBM真是“傻帽儿”吗?实际上,IBM此举,获益良多。在此,我们就不必替IBM着想许多了。

联想国内情况,有一种倾向:只抓Linux产品的“自主开发”、“市场销售”,而忽视Linux人才的“科学培养”。企业老板不接受Linux技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过什么是LinuxLinux是肉眼看不见的,而Linux人才是看得见的Linux技术中心(LTC就是因为抓住了“Linux应用人才”的培养,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把Linux技术融合到本地企业中去,有力地发展了本地经济,又证明了“Linux中心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的科学论断。

美国Gartner媒体集团,有一份研究报告,断言:“开源软件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Catalyst”。这一点,在创办“Linux技术中心”的实践中,完全得到了证实。在我国,具备开源理念和技能的Linux人才,远比Linux产品更加重要。

此文,未必能够得到研讨会承办方的同意在会上散发。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