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开放系统世界》而写

当今,在IT业界许多人都知道一个新词:“Ubuntu”。实际上,Ubuntu是一种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Linux发行版的名称。在非洲大陆的Zulu语言中,,“Ubuntu”一词的含义与“善待他人”相近。因此,“Ubuntu Linux”也被称为“人类的Linux”。

一年多前,Ubuntu传入中国,但是,多半是在Ubuntu爱好者手中流传着。今年91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世界软件自由日》庆祝活动,标志着Ubuntu正式进入中国,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同一天,Ubuntu(中国)社区的专门网站(www.ubuntuchina.com)也正式开通。

Ubuntu软件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自由使用和任意传播。过去,我们对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缺乏统一的认识,其实两者是指同一类型的软件,只是相关哲学理念略有差异。但是,过去我们往往强调了自由软件的“自由使用”方面,而对于自由软件的“任意传播”特性却注意不够。一般说,参与自由软件的创作活动者称为“贡献者”(Contributor);参与自由软件的传播活动者称为“志愿者”(Volunteer),志愿者的本意就是自愿提供帮助者,因为传播活动往往需要人的帮助。但是,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本质的区别,有着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Ubuntu软件包内容十分丰富,是当今世界自由软件资源宝库的“应用核心”部分。目前,Ubuntu社区的网络活动场所(即“Ubuntu论坛”)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7万,其中程序设计和编码、文档撰写和翻译、技术培训和法律咨询、新闻记者和其他相关人员都对Ubuntu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贡献,而对那些自愿帮助朋友、亲人和“别人”(其他人或社会组织)正确使用Ubuntu的贡献者则应当特别提出,予以褒奖。Ubuntu贡献者的作用不可低估。

Ubuntu软件包在中国的传播,既需要贡献者,也需要志愿者。Linux的商业发行版不会有志愿者,因为,它不能任意传播。但是,Ubuntu发行版却不同,严格讲来,Ubuntu是“社区发行版”,并且附有Canonical公司的专业支持。Ubuntu软件包可以任意传播(包括自由下载),需要大批的传播志愿者。Ubuntu志愿者不是产品推销员、因为Ubuntu本身不存在销售问题。Ubuntu志愿者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光荣称号。

有时,某个社会组织需要部署大量的Ubuntu系统,这个任务就需要由企业来承担。此时,Ubuntu志愿者可以邀请参与其中,构成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组成因素,因而,Ubuntu志愿者也理应从企业获得应有的合理(劳务)报酬。志愿者的劳动也是有价值的,理应受到尊重。Ubuntu志愿者是志愿的劳动者,而不是“免费”的劳务人员。服务是没有免费的。

Ubuntu软件包存在许多不同专业版本,有的适用于个人,有的适用于社会组织。面向教育系统的Edubuntu(教育Ubuntu)软件包,包含LTSPLinux Terminal Server Project)技术,特别适合于广大中小学校的教室教学活动使用。一般说,在一个标准教室里面,一台Edubuntu服务器(4GB内存)可驱动50台瘦客户机,而此时,在每台瘦客户机上均可以收发邮件、上网浏览和使用办公套件等。由此,我们不难相象,Edubuntu软件包在我国教育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Edubuntu志愿者,必定大有前途。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