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表专访微软李志霄的文章,题为“多格式文档能否并存”。文章指出:“微软公司认为,文档格式标准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权”,“保证用户拥有在不同格式中进行选择的权力”。这是什么意思?对谁而发?
众所周知,9月1日,UOF(“Uniform Office Document Format”,又称“标文通”),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开始正式付诸实施。2002年,“标文通”开始立项,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许多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参与了这项开放计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信办、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对此项目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把话说明白了,“标文通”规定了中文办公软件所采用的电子文档必须符合一定的存储结构和描述方式。可以说,“标文通”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不曾料到,正是在这样一个值得全国“庆贺”的日子里面,微软中国却出来大谈什么“文档格式标准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把矛头指向中国政府,是何用心?
中国信息化进程,由于饱受微软文档格式私有(绝对的垄断)的困扰,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这是历史的事实。全国能够实行统一的电子文档标准,是全国人民长期以来的共同心愿。在电子文档的统一标准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境内的软件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文档标准的不统一(存在所谓“选择权”)决不是一件好事情。UOF就是“Uniform Office Format”的字头缩写,强调的就是“Uniform”(就是“相同、不变、始终如一”之意),搞“标文通”的本意就是试图建立中文处理的全国规范。标准不需多种“选择”,标准的实现技术可以百花齐放。
微软关于“标准自由选择”的谬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遭到严重批判和抵制。昨日,法国政府对微软的OOXML文档格式标准明确表态,说“No”,并附有122页的“Comments”(评论意见)。微软OOXML文档格式标准,里面存在数百处“毛病”,URL(Web页面)连中文都不支持,谈何让中国用户选择?奉劝微软中国,在中国境内,不能如此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