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Ubuntu是符合OSI(国际开源促进协会)严格定义的开源软件包,它可以自由地下载、自由地使用、自由地传递给他人,并且能够被用户为了满足自己的任意需求而“自由地定制”(freely customised),当今,Ubuntu已经成为全球最(高度)受到瞩目的Linux发行版。Ubuntu的全球用户数已接近(或者超过)1,000万,而且有着极为迅速的扩展势头。由于Ubuntu是纯粹的自由软件,因而,人们似乎认为,Ubuntu本身并没有“商机”,经营Ubuntu更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空想。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那么,经营Ubuntu是怎样的呢?

Ubuntu在全球的传播,受到Canonical公司的主导和支持。但是,Ubuntu在全球的高速传播不是依靠成本十分高昂的、完全人为的广告推销战术(即“广告大战”),而是依靠Ubuntu产品的使用许可方式及其产品的优异质量。现今,Ubuntu已成为世界最流行的第一品牌“Linux发行版”,有众多的使用者和爱好者。这就需要有一个Ubuntu的全球服务体系,毫无疑问,这里面就有经营Ubuntu的所谓“商机”。

Ubuntu已经誉满全球的前提下,今年315日,Canonical公司正式发布一个“全球合作伙伴纲领”,规范了Ubuntu的全球服务体系的行动准则,其具体目标是,使Ubuntu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Linux发行版,从而使Ubuntu最终成为全球开源软件生态系统的“中心”。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Ubuntu的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先生的高明策略(或发展思路)是:首先是让Ubuntu成为“世界第一”的Linux发行版,其次是为其建立全球支持服务体系,最后是使其成为世界开源生态系统的“中心”。那么,围绕(或是经营)Ubuntu的全球支持服务体系是什么样子呢?

Ubuntu全球支持服务体系是一个覆盖全球的星型的“分级网络”,网络结点分布如下:

商业伙伴         技术伙伴          培训伙伴

产品销售商       硬件供应商        科学培训

系统集成商       软件开发商        商业培训

增值服务商       系统供应商

根据参与商务活动的深入程度,网络结点又分为3个层次:金牌伙伴、银牌伙伴和会员伙伴。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合作伙伴有着不同的要求,享受不同的待遇,形成一个以Canonical公司为中心的“Ubuntu经营矩阵”,就像我国古代的“兵马俑”阵列,俨然有序。

我们在此不仔细、具体、逐个地刻画(说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合作伙伴的相应职责、权利和义务。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个“Ubuntu经营矩阵”有一个整体的科学概念。作为Canonical公司合作伙伴的前提条件分为5个方面:1、企业经的营规模,2、技能的熟练程度,3、业务的合作经历,4、商务的信用水平,5、企业的技术能力。Canonical合作伙伴资质的这5个方面,全部围绕一个“基本点”:支持Ubuntu的实际水平(能力)

Mark Shuttleworth 先生所领导的 Canonical 公司,一手抓社区的开发,一手抓“经营矩阵”的建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Mark 先生操劳的目的只有一个,使 Ubuntu 成为全球开源生态系统的中心。目前,在我国境内并没有“ Ubuntu 经营矩阵”的“元素”,是一张白纸,好做文章。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