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日,ISO发言人Roger Frost对路透社表示,42日将正式公布全球OOXML的投票结果。从此,世界各国的电子文档将遵循“两个标准”,实行“双轨制”,真是妙哉!

       329日午夜(日内瓦ISO驻地)一过,工作人员立即就把OOXML的“投票箱”(设想中的“电子投票箱”)给“封”了。330日,对ISO而言,一切就变成了“数票”工作,从此刻开始,世界各国围绕OOXML的怒气和怨言,都被堵在ISO的大门之外,不再碍ISO的什么事了。所以,避开41日“愚人节”,42ISO轻松地公布投票结果,就“顺理成章”了。从今开始,风风火火的OOXML全球投票已经成为“历史”,一切只能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于在电子文档“无标准”的世界里面工作(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但是,近日突然就有了两个标准,有了两条“轨道”,简直很不适应。

       一年多来,搞OOXML的标准化,实际上,反倒给ODF作了不少广告,把ODF的知名度提高不少,这要感谢微软。但是,让我们反过来想想,要是全球先有一个电子文档的OOXML国际标准,ODF再经过“快速通道”,同样地折腾一年,能否获得ISO批准?那就很难说了。就ODF来说,一个来自国际开源社区、在开放环境中培育多年的民间电子文档标准,哪里有那么多“活动经费”去申请“国际标准”?哪里有那么多“人际关系”去申请“国际标准”?人间做事情,既没有钱,也没有人(指人际关系),简直是在“做梦”。

       我们大家知道,OOXML只是一个“Much improved”(“改进很多”),而不是“Good enough”(“足够好”)的文档标准,这两个程度定语是很不相同的。如今,ISOOOXML搞成了一个“国际标准”,开了一个“先例”:即一个“国际标准”可以是“胚胎标准”(指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强壮的“标准”)。简单说来,当今,OOXML还很“幼小”,没见过“大风雨”,需要一段成长时间。相比较而言,ODF资格老,OOXML个头大。如今,ODF有了小弟弟OOXML,而OOXML也得谦虚一点,叫ODF一声“大哥哥”,今后,兄弟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对话”。

        42日,当ISO宣布OOXML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微软会立即出来表态(但是,我们不知到它会说什么),国际开源社区恐怕也会出来说几句“客套话”,大家都要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我们也要面对这种现状,总不能面对一个新出现的“国际标准”,气哼哼地不说一句话吧?大家的心情都要平静一些,消消气,坐下来,共商未来发展大计。这该不算是“投降派”的言语吧?

让我们勇敢地迎接电子文档“双轨制”的到来,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