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微软怎样征服中国”一文,在全球(有关各界)引起不少争议。7月30日,知名IT评论家Steven J. Vaughan Nichols发表文章,题为“微软怎样购买中国”(“How Microsoft bought China”),尖锐地批评微软的中国战略。Steven的文章,值得一阅。
文章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为什么,在中国,Windows占据了那么大的桌面市场份额”?在技术层面上,Windows是不是真的优于其竞争对手(比如,Linux)?对此,文章持有完全的否定态度,Steven说,“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也不会是”。Steven说,当今,Linux软件包(比如,Novell、Ubuntu桌面)给90%以上的Office用户提供(保证)了100%的应用功能。Steven又说,Mono技术为VBA(Visual Basic Apps)运行在Linux平台上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解决了从Windows平台迁移到Linux平台上不少应用的实际问题。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在中国,微软的所谓“胜利”(“winning”)是因为“微软试图以冒犯法律(break the Law)的策略,在市场上,以远为低于成本的代价,支付罚金(pay the fines)和倾销产品(dump products)”,长期以往,微软相信,“这种做生意的(巨额)成本(代价)将一定会赢得(win out over)Linux桌面(和Mac OS X)的高品质、安全性和优异性能”。
结合我们国内现状,好心的人们往往把微软的“产品倾销”当成“价格优惠”,而看不见微软试图垄断(我国桌面)市场的图谋。近日,微软大步奔向“开源世界”,试图混淆人们的“视听”,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扼杀“自由软件”,试图挽救私有软件不断衰亡的命运。Steven巧妙地指出:“Meet the new Microsoft, same as the old Microsoft”(“遇见新微软,与老微软一个样”)。对于我们,微软要进步,我们支持;微软搞垄断,我们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