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IT产业正处在从32位转向64位的时代,随之操作系统的演化(竞争)也在激烈进行。我们要问,在此历史发展时期,IT主战场,究竟在何方?
开源(Open Source)的主战场只是整个IT主战场的一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我们要问,当今Linux与Vista对立双方的主战场,究竟在何方?进一步讲,在全球范围内,开源的主战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展开?弄清楚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
有人或许认为,开源的主战场在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不对。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开源的主战场在北美、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并不在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这么说?
近半年来,在国际IT产业界,特别是在软件界,发生了许多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Novell与微软结盟便是一例,此事牵动着整个世界IT产业的发展动向(内容是“互操作性”)。今年,微软公司的Vista和开源界的Linux最先进版本(2.6.20版本)的发布,展开了在桌面领域的“白刃战”。Linux与Windows直接争夺桌面客户的大决战从此拉开了序幕。毫无疑问,开源的主战场在桌面市场,而桌面市场的争夺战发生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主战场。
最近,Dell预装Linux的动向很值得我们主意。表面看来,预装Linux不是问题,但是,正如Ubuntu奠基人Mark先生所指出的那样,PC机硬件的利润几乎已经低到极限,PC生产厂商要是预装Linux,必然导致微软“进货折扣”优惠的进一步缺失,使利润全无。另一方面,预装Linux所带来初期服务成本十分高昂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解决办法是有的,那就是,不纯粹是预装Linux,而是不预装任何操作系统,出售裸机加操作系统安装光盘,由用户自己选择。传统PC机的销售模式将要发生变革。个人计算机的硬件与经过认证的适配操作系统的分离又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这些事情将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由于“一律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的PC机销售政策,因而,只能与此无缘。
PC机以裸机形态独立出现,为操作系统的大决战创造了前提条件。开源软件阵营和私有软件阵营的对垒,有思想和技术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两者的“正面交锋”的主阵地并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政府支持开源运动是对国际开源运动的有力支持;中国不是开源软件的纯粹消费者。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必须继续积极主动地参与这场大决战,决不能“置身事外”,使中国成为这场即将全面展开的大决战所忽视(甚至遗忘)的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