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日,国际标准组织(ISO)将宣布OOXML为国际标准,这是值得我们为之庆贺的一件大事。

       回顾过去一年,围绕OOXML的全球投票,风大浪急,起伏不定,现在总算驶抵彼岸,有了“结果”。对于OOXML电子文档格式标准(ECMA修改稿),有34P-成员国(参与投票的P-成员国共有32个)赞成,而反对者只剩下10个投票成员国(其中包括观察员成员国),占全体(71个)投票成员国的14%,这两项指标完全达到ISO的“通过要求”,即OOXML能够得到ISO的正式批准。

       OOXML得到ISO批准,说明了什么?这里,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是:OOXML(修改稿)的质量究竟如何?能否被我们所接受?坦白地讲,随便拉出几个大公司的头头(比如,CEO什么的)对其“美言几句”,我是不会信服(尤其是“心服”)的。他们头脑里面都是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符号,看问题怪怪的,不要管他们(的看法)。我所注意的是国际开源社区对OOXML的评价。在国际开源社区里面,对微软和OOXML,褒贬意见皆有之,但是,我们对其(指那些不同意见)要有分析的头脑。要分辨清楚,哪些人是跟着起哄的,哪些人是(思考)认真的。对于那些“骂微软小子们”(一批死硬分子),自己(指他们)没有头脑,只会“大吵大闹”,我们不必与其计较。自今年221日,在微软宣布“API开放”战略之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一些(实为一批)国际开源界人士,在现实中重新认识了微软,态度也随之起了“变化”,比如,《Linux基金会》、SambaKDE开源社区就是。近来,KDE(著名开源社区)最高领导人Aaron Seigo表示,“我们曾经认真研究过OOXML“,但是,后来发现,“它(指OOXML)的修改稿完善多了”。结果,KDE投了OOXML的赞成票。这些事实,对我是有影响的。

       如今,全球围绕OOXML的“投票风波”基本上已经结束,一切现行的“争吵”行将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那就让它们去吧!总会有人喜欢研究世界软件业的“现代史”,我们不必为此担心。我的真实心愿是:OOXMLODF两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携手前行”。

      (注:截止此刻为止,在国外多种网络媒体上,我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中国政府对OOXML的投票信息,因而,现在就想当然地断定中国政府对OOXML投了“No”票,似乎还缺乏事实根据,不能令人信服,除非ISO患了“健忘症”。)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