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artner一项研究,传遍了全球软件界的各个角落,可谓“家喻户晓”,把私有软件供应商的“如意算盘”,彻底搅乱了。
商业软件,绝大多数是私有软件。商业软件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赢利。这一点,不错。Gartner的这项研究指出,近年来,有7种软件发展倾向(trends),汇聚在一起,造成了3种变化:
1、改变软件发布模式;
2、降低对软件巨头的依赖性;
3、迫使软件价格下降。
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呢?Gartner预计,在未来5~10年里面,私有软件(生态)的“获利能力”将明显下降,(私有)软件购买者的“发言权”(或称“主动权”)将大大提高。私有软件业将进入“微利”时期。为什么这么说?Gartner认为,主要是两种“发展倾向”造成了这种“大趋势”。它们是:1、SaaS;2、开源软件(兴起)。Gartner的研究报告,内容十分丰富,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一切软件从业者,有必要细心(认真地)研究,以免迷失方向。这里,我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我心里想说的话“不好听”)。
两年前,“OLPC计划”向人们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能否制造出“低价位”计算机?两年来,全球自由软件运动凸现了自己的优势,促成了三件事:
A、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软件包)(比如,Ubuntu、OpenSUSE等);
B、低价位的微型计算机(比如,gPC、Eee和OLPC的儿童计算机等);
C、低价位的超微型计算机(比如,谷歌的Android智能手机)。
很明显,A、B、C和上述的1、2、3是相互关联的。由此,我们可以公平地地说:当今,全球私有软件,已经风光不在。可是至今仍然有人在为私有软件大(而不是小)唱“赞歌”,可谓“不识时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