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日,Ubuntu奠基人Mark Shuttleworth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中明确地表明了他自己的一种追求(梦想):“Keeping it free”(意思是“保持它自由(或免费)”)。Mark认为,如果这个世界从购买Windows包装盒发展到购买Linux包装盒,那将是一种失败Failure)。他指出,红帽和Novell实际上是在私有条款下提供自由软件。它们的“实际免费发行版”(比如:FedoraOpenSUSE)都没有认证、没有支持、得不到系统的安全补丁。从这些公司,你如果想要得到坚固的、经过广泛认证的自由软件安全平台,你必须付费,而不论你是什么人。看起来,这种经营模式很正确,似乎天经地义、正大光明。但是,Mark不认为这样。

Mark认为,在桌面上普及(ubiquitous 自由软件,唯有一个办法:Keeping it freely available(保持它自由地获得)。当今,自由软件的应用越来越成功,自由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一种倾向:某些公司力图使自由软件越来越私有化(Proprietary)。Mark坚决反对这种倾向

Mark Shuttleworth先生说,“我的梦想是:对于那些需要它的人,能够使得自由软件保持免费(free of charge)”。Mark说,为使人们分享高质量的软件基础(自由软件)并且在其上进行创新,从北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将要为每一位年轻的有志向的IT实践者和每一位企业家创立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完全的软件开发平台(Playing Field)。Mark相信,这一举措将要实际上改变这个世界。Mark现在的目标是:使得Ubuntu持续发展下去,以便所有的软件开发工具,对第二代企业家都是(可以)自由(免费)获得的。

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Ubuntu Call Center”(这个Ubuntu呼叫中心是一个多语种的商业技术支持中心)现已运转起来了。Mark说,这一切证明了一个事实:建立一个自由软件平台,同时,使其持续发展下去是完全可能的。

Mark的梦想里面,为什么会出现“北京”呢?可见,北京在Mark的心里有一定位置。相比起来,我们的“国产软件”梦想与Mark的世界之梦,相差何止千里!商业软件有国界,但是,自由软件没有国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根本不敢正视自由软件的存在。有人声称发现办公套件OpenOffice(自由软件)里面有许多Bug,从而找到把OpenOffice包装成“国产”软件商品的理论根据。这是何等荒谬!自由软件一经修改就成了“国产软件”(还美其名“产品”),多么可悲!

Mark Shuttleworth 不过是一个 30 来岁的“毛头小子”,他为何不爱做“春梦”,而一心痴迷“自由软件”?这就是自由软件的迷人之处。 20 多年前,我在巴黎超市买瓶装“矿泉水”喝,觉得很新鲜,因为当时“矿泉水”在国内还不很流行(平时喝不起)。如今,自由软件,如同“矿泉水”,精美包装,薄利多销,也是一门生意。一件具有计算能力的电子硬件产品(或者某种电子系统),嵌入某种自由软件,使其发出特定功能(比如手机),得以“增值”,是一门生意,这也体现出自由软件的价值。传播自由软件,附以技术支持,提供相关服务,也是一门生意。自由软件的生意模式很多,比如,计算机里面装入自由软件,可以不收费用,但是,以后再出租这台计算机,便能够因为里面的自由软件而多收取一些的费用。谁也没有说,租用自由软件不准收取费用。自由软件的生意很多,有人就是不愿意去做。电脑教室里面自由软件不收费,但是,如果按照使用时间、使用人数,收取一定费用,只要使用方愿意,就不无道理。(自由)软件使用频率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软件价值在于使用,而不在于其中的知识产权。 

本文转载: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