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上,看看Linux在中国IT市场的实际表现,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里的Linux是指Linux操作系统及相关开源软件。我们假定中国的Linux与国外的Linux是大同小异的“同质代码集”。这里所说的Linux,完全是一个局外人头脑中的那种“东西”,具体地说,在美国也是这个Linux。否则,就没有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了。你说东,我说西,没有共同语言,很难进行沟通。
4月7日,一位IDC(亚洲)分析师Nielse Jiang(显然是一位“中国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Linux市场获得激动人心的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是由于存在一些阻碍市场发展的因素,比如:开源操作系统专业知识的短缺和社会公众对Linux的接受程度低”。这说明一个意思:中国社会整体对“Linux”还缺乏认识、缺少认同。因此,出现疯狂采购(微软产品),强令预装(正版软件)的奇怪现象。
Linux是个什么东西?Linux是自由软件,可以普遍使用,从而极大提高社会整体的计算能力。这是统一认识的基本出发点。至于什么是Linux产业、什么是Linux产业链、什么是Linux生态系统,这正是我们要探索、研究和付诸实践的东西。观念上不接受开源理念,谈何开源实践?单纯搞Linux培训,如同填鸭,解决不了“人才”的问题。中国Linux事业,将在障碍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