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LinuxWorld 2007》,观后有感。这是一次盛会,参会人数大约在67百人。早上刚过8点,会场展厅挤满人群,但是,秩序井然。这次展会有一个亮点:Dell的“Linux PC”和微软的“Vista PC”,唱“对台戏”,給人的感受很不一般。我问Novell(中国)总裁张先民博士,他说:“预裝我们操作系统的戴尔“Linux PC”今年11月份在中国境内上市”,同时,他还说,“我们跟联想也正在谈(此事)”。Novell展台有10台戴尔“Linux PC”4台戴尔的“Linux服务器”,阵势很不小。微软设有一个“展示专区”,其中也有十来台惠普的“Vista PC”。“微软专区”设有一个令人醒目的“展示背板”,上面写着“参与、合作、成长、学习”8个大字,很有气势。微软参展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个人,统一着裝,而且,全是小伙子,真神气,不像今年北展的《世界軟博会》,挤满了大姑娘,多没劲。微软的“Vista电脑”,这次让我看明白了不少。惠普的“Vista电脑”,里面预裝了Vista操作系统,人机接口,确实漂亮、精巧无比。我问微软的工作人员,这种电脑的内存是多少?他小声地对我说:“2G”。我心里面在想,这种2G内存的“个人电脑”,我自己还没有用过,政府采购有何必要采购这种内存2GB的电脑?于是,我赶忙去Novell展台,问Novell的一位工作人员,这种戴尔“Linux PC”内存是多少?他大声地是,“512M”。随后,我便一个一个地问那些正在戴尔“Linux电脑”上玩游戏的小伙子,“感觉怎样”?起初,他们不明白我的意思,以为我在问他们对游戏本身的感觉怎样。后来,我问他们,“与Windows游戏相比,你的感觉怎样”?他们都说(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差不多”。从他们脸部的表情和动作之熟练,不难看出,这些“游戏玩家”都有点“功底”。他们对“Linux电脑”的认可,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IT创新的“重心”正在慢慢地转移到“桌面(电脑)”。同时,也毫无疑问,微软公司是当今世界软件界的领导企业,是一只“大领头羊”,带领大家缓慢前行,但是,时至今日,在这个“羊群”冒出了一小撮“Linux叛逆者”,熙熙攘攘,向前冲去,他们高举“自由与开放”的旗帜,向着“私有与封闭”的势力挑战。今年年底,红帽、NovellUbuntu都推出自己的“Linux电脑”,敢与“Vista电脑”较劲。

        过去,Linux开发模式,松松散散,不被看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不断积累,自由软件“仓库”里面的兵器,已经相当丰富了,装配一台个人电脑,现已不成问题。我们可不要小瞧这件事情。Linux电脑能够与Vista电脑相媲美,只是在今年下半年才实现的。微软心里面明白这一点。微软平台技术战略总监Sam Ramji先生,在昨天《LinuxWorld 2007》大会上,讲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参与、合作、成长、学习”,听了让我信服。前天晚上,微软(中国)大中华区技术执行官李志霄博士面对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陆首群主席对微软某些做法的批评时,李博士忙说:“这点我们接受,这点我们接受”,当时,我听到这话,心里都要“軟”了。微软是一个很讲究“办事体面”的公司,并不是一只“青面獠牙”的猛兽。微软有些话,讲得也许不错:在Windows生态链上,微软每赚一美元,其他伙伴(作为一个“整体”)就会赚8美元,扩大的倍数是8:1。同样地,在不久的未来,在Linux生态链上,Linux每赚零美元,但是,它的合作伙伴却会赚到不少钱,比如,23美元,扩大的倍数是2:0,显然,8:1远远要小于2:0。现今,自由软件的商业经营模式逐渐清晰,已经没有什么玄乎的地方了。

         互联网成就了Linux创新。所谓“开源创新”,现今是层出不穷,主导了当今IT不断演化的主旋律,比如,虚拟化技术。“桌面创新”,而不是抽象的“基础软件”,是当今世界软件技术发展的主潮流。我们必须对此认识清楚,才不致于迷失方向。


本文转载:CSDN博客